角度#29 鸿沟裂开
Last updated
Last updated
《故事》:故事产生于主观领域和客观领域的交接之地。故事的材质是鸿沟,是一个人采取行动时,期望发生的事情和实际发生的事情之间裂开的鸿沟;
至于故事的能源何在,答案也是一样的:鸿沟。观众移情于人物,设身处地地去追寻他的欲望。观众对世界的期望基本上等同于人物对世界的期望。当鸿沟在人物面前裂开时,也同样会在观众面前裂开。这便是那种“哦,我的上帝!”的时刻,那种你在手艺精湛的故事中反复体验的“哦,糟糕!”或“哦,对了!”。
每当鸿沟在人物面前裂开时,也在观众面前裂开。每到一个转折,人物必须将更大的能量和努力倾注到他的下一步行动中。观众由于移情于人物,也会同样感受到那种一个节拍接着一个节拍的能量蓄积过程,犹如波涛汹涌,直到终场。
一旦现实裂开这一鸿沟,人物便会以其意志力和能力,感觉到或意识到,他不可能以一种最小的保守方式得到他想要的东西。他必须重整旗鼓,奋力越过这一鸿沟,然后采取第二个行动。 这下一个行动是人物在刚开始时不愿意采取的,不仅因为这一行动要求更强的意志力,迫使他更深地挖掘自己的潜能,且最重要的是,第二个行动将使他面临风险。他现在就得去承受有所得便有所失的风险。
此外,即使他采取了第二个行动,又会有下一个鸿沟轰然裂开,故事就是这么展开,然后一步一步迈向高潮的。
主观期望与客观结果的差异就是鸿沟。
拿《釜山行》最后高潮部分举例:
主角石宇一行人奋力奔跑许久才终于登上列车头(第一行动)。
这时的主观期望是“嗷终于安全了!”,但客观结果是——并不安全!有一只丧尸抓住了列车头,慢慢地拖住列车头的丧尸越来越多,如果主角再不采取下一个行动,那么列车头将会越来越慢,被丧尸追上。(主角vs丧尸群,个人外冲突导致的鸿沟)但采取下一个行动需要承担被丧尸感染的风险,但主角没有时间犹豫了,马上采取了行动,开始用脚重重地踢丧尸抓住列车头的手。(第二行动)
当终于踢掉丧尸的手后,我们观众和主角的主观期望是“呼这下终于安全了”,但期望与客观结果又裂开了一个鸿沟!——并不安全!居然还有一个被感染的金山诚在列车头上!如果主角不采取下一行动去阻止感染者,他自己以及身后的孕妇和孩子都将被感染。(主角vs被感染的金山诚,个人之间的冲突导致的鸿沟)但采取这一行动也要面临被感染的风险,主角仍旧没有犹豫,开始和被感染了的金山诚扭打。(第三行动)
当石宇终于将金山诚甩下列车头,即使我们都知道主角的手已经被咬了一口,但主观期望仍然是“呼终于松了一口气“,鸿沟再一次裂开,我们很快意识到如果主角不面对自己被咬这一客观现实采取下一行动的话,他不仅将会变成丧尸而且还会感染他的女儿以及孕妇郑有美。(主角vs主角,内心冲突引发的鸿沟)但采取下一行动,主角将会面临终极风险——死亡,主角没有多犹豫,马上将两人带进驾驶室,给郑有美讲了怎么刹车,并和女儿说了最后的话,然后离开驾驶室来到列车头尾部,在夕阳余晖下做出了最后的选择。(第四行动)
经过这四个行动,主角石宇一直以来的欲望“保护女儿”终于得到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