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度#28 言行背后
Last updated
Last updated
《故事》:文本是指一部艺术作品的感官表面。就电影而言,是指我们所看见的东西,我们所听见的东西、人物所说的话以及人物所做的事情。 潜文本是指在那一表面之下的生活——被行为隐藏的已知和未知的思想和情感。
简言之,文本是我们能听到看到的言谈举止,潜文本是隐藏在这些言谈举止背后的情感、心理活动。
拿《釜山行》举例:
电影进行到第86min,主角石宇和金代理通话后得知自己与这次丧尸爆发事件有直接关联后在列车厕所痛哭:
文本:石宇在哭,哭得很压抑;
潜文本:“不……这不是我的错(否认)……我这个蠢货,如果当时拒绝上级的命令或许就能阻止这个悲剧了(自责/侥幸)……天啊,如果女儿知道了这件事会怎么看我?我该怎么办……(担忧/迷茫)“
如果场景里的角色将自己的心里话说出来,这将使整个场景变得非常尴尬,根本没办法表演。
比如,如果石宇一边哭一边说“不……这不是我的错……我这个蠢货,如果当时拒绝上级的命令或许就能阻止这个悲剧了……如果女儿知道了这件事会怎么看我?天啊,我该怎么办?“
原本通过他哭这一动作就能产生共情的观众们将被这些台词硬生生推向远方。
故事里,我们没有看到和听到的比看到和听到的部分重要得多。
文本是我们能听到看到的言谈举止,潜文本是隐藏在这些言谈举止背后的情感、心理活动。
如果一个故事里前者占很大比例,那么故事将很值得回味,如果是后者占很大比例,那么故事便会肤浅幼稚得难以忍受。
现实生活中的人们出于礼貌等考虑往往不会说出自己内心最真实的想法,而且即使他想表达出来,他也办不到,因为一个人不可能完全了解自己。
基于这些常识,故事里的角色也得如生活中的人物那般,将自己内心的真情实感隐藏于言谈举止之后,这样才能更贴近真实的生活,否则将会使观众与故事变得疏远。
但也有一种情况下将潜文本完全表达出来是可以理解的,那就是影片定位受众本来就是理解能力稍弱的小孩。
比如说国产动画《熊出没》《星辰变》《喜羊羊灰太狼》等等,里面的角色几乎都是将自己的心里话全讲出来,如若不然,小孩们可能就难以体会到角色们的内心想法,云里雾里,不明所以。
所以,长大后的成年人再去看这些动画片往往会觉得超级幼稚,心想“这都什么跟什么啊,里面的角色居然会将心里话完全说出来!!!天啊玉树临风的我当年居然会喜欢看这么幼稚的东西……”,产生这类想法是很正常的,毕竟这些动画制作的初衷本来就不是给我们这些成年人看的,编剧写对白时得充分考虑到孩子的理解能力,不但要写得通俗易懂,少用晦涩的词语,还得将潜文本尽量减少。
有了以上这个角度之后,或许我们就能理解一些看上去给成年人看的电影为什么对白却非常幼稚了:对,我接下来要说的电影就是《流浪地球》。
《流浪地球》里人物的对白我个人感觉非常幼稚,特别是朵朵最后在全球广播里呼吁各国救援队一起来帮忙的那段发言看得我超级尴尬,我当时就想,这电影怎么会这么幼稚,感觉不适合给成年人看啊……
现在想来,或许有这么一种可能:编剧写对白时,本来更多的就是考虑了年龄较小的观众群体,比如说小学生初中生,所以才将潜文本尽量削减,将“希望”什么的直接“赤裸裸”地说出来。
大家如果努力做出来一个作品,肯定会想让其对整个社会带来的影响越深远越好。电影制作团队这次做出了《流浪地球》,如果这个团队带有一些理想主义气质,(敢选这个题材,大概率具备这一气质)如果他们也想让这部影片影响深远,那具体该如何做呢?是更多的影响成年人好呢?还是更多的影响未成年人好呢?
你看,这么一说答案就很明显了吧,如果是我我就会选择将受众群体定位成未成年人,因为,他们才是未来的希望。
成年人的世界观已经基本定型,即使电影本身让他们感动到流泪他们也不会心说“劳资好感动,我要马上放弃自己现有的工作去支持国内科幻事业和天文事业的发展!!!”
但小孩却不同,这样一部电影可能就会在小孩们内心里埋下一棵颗梦想的种子,十年后二十年后长成支撑起中国乃至世界科幻事业天文事业的一棵棵苍天大树。
所以,如果是我我也会选择将潜文本尽量削减,提升未成年人的观看体验,即使这样会让某些桥段在成年人眼里看上去非常幼稚。因为我明白,这都是值得的。
上面的内容确实有给《流浪地球》编剧洗白的嫌疑,但我初衷只是想提出可以有这么一个解释角度,存在这么一种可能而已:b